<tr id="gleec"><option id="gleec"></option></tr>
    <th id="gleec"></th>
  • <strike id="gleec"><video id="gleec"></video></strike>

    深化區域能源合作 促進經濟發展與綠色轉型

    信息來源:南方電網報  發布時間2023-02-07

      秦菁華 覃蕓 辜煒德 劉平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越南、巴基斯坦、蒙古等周邊國家元首訪華,我國領導人出席多個區域峰會,國際交流合作緊密。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機制的落地生效,充分釋放了機制紅利,加深了經濟體間的經濟鏈接,對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從能源的角度看,我國與周邊國家能源合作已呈現立體發展格局,展望未來,還將在綠色能源產業、綠色金融及電力系統轉型升級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與能源轉型貢獻力量。

      能源合作已呈現立體發展格局

      我國與周邊國家能源合作的基礎不斷夯實,成果日益顯現,主要體現在合作機制升級、能源互補優勢顯現、清潔能源合作形成共識三個方面。

      合作機制多元立體,合作關系全面升級,形成了寬松的外部環境——

      以與東盟關系為例,2021年雙方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立了包括領導人、部長、高官在內的完整對話合作機制,其中東盟能源部長會議更深化了能源合作。RCEP正式生效為區域能源產業上下游布局、知識技術科技合作創造了便利條件。我國與瀾湄國家合作成為區域合作樣板,清潔能源合作不斷深入,由南方電網公司倡議建立的瀾湄國家電力企業高峰會機制為區域電力互聯互通提供了專業支撐和專項平臺。

      各國能源資源互補性較強,區域能源合作具有天然基礎——

      周邊國家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巨大,為區域能源電力綠色發展和互聯互通創造了資源條件。其中湄公河五國水能優勢明顯,東南亞、中亞地區大部分國家具有較好的風、光等資源,且有清潔電力出口意愿。我國(南方區域)是清潔能源消納主戰場,大電網可為周邊國家電力發展提供資源優化配置和靈活調節平臺。目前,中老雙向電力貿易正實現兩國電力的“豐枯互濟”。此外,印度尼西亞的化石能源、馬來西亞與中亞地區的油氣資源豐富,而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協調發展好化石能源合作至關重要。

      各國都制定了以清潔能源為核心的低碳發展目標,合作擁有持續廣闊空間——

      第七版《東盟能源展望》(AEO7)明確了東盟地區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23%的整體目標,我國及中亞大部分國家也都制定了碳中和時間表。各國在新能源、儲能、電網技術、數字化等領域與周邊國家在資源、技術等方面各有所長,合作可促進區域整體能源轉型。

      能源綠色可持續合作展望

      展望我國與周邊國家未來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立足電力互聯互通發展實際,未來合作將主要體現四大基調。

      加強綠色能源和電力系統轉型升級合作——

      隨著新能源大規模開發應用,新能源利用技術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研究合作迫切。根據AEO7,東盟計劃到2025年前新能源裝機占電力總裝機的60%。高比例的新能源加速并網,將加劇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風險。強化新能源高效利用技術、提高電氣化水平是各國電力發展的方向。我國可與東南亞國家加強水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合作,助力東南亞將清潔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經濟優勢;與中亞國家加強新能源、油氣、氫能等合作,助力中亞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綠色合作優勢。此外,我國大電網運行、數字電網技術優勢明顯,可為各國和大區域清潔能源高效、靈活消納提供解決方案。

      深化電網互聯互通和電力貿易合作——

      東盟一體化推進了各國電網互聯。規劃提出,未來東盟各國互聯互通規模將達到26644萬千瓦至30114萬千瓦,區域電力聯網將從局部互聯和貿易朝著大電網互聯互通和多邊電力貿易轉變。首個涉及四國的跨境電力貿易項目——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電力一體化項目的落地已是重要探索和實踐。我國南方區域與周邊國家在電力互補互濟方面意愿強烈,一直加大與東盟各國政府間能源規劃的深度對接,發揮電力“調劑池”、清潔電力“消納池”作用,提出區域共同電力市場建設方案。

      延伸優化綠色能源產業合作——以清潔電力為核心的綠色能源“生態圈”預計將加速發展形成。AEO7提出,東盟將加大可再生能源、新興低碳能源、儲能、虛擬電廠、智能電網等與傳統工業、電力、交通等領域的融合發展。雙方電力企業可攜手謀劃建立研產銷生態,探索區域化和本地化研發中心、生產基地、消納市場;在農業、交通、建筑、服務業等行業謀劃建立新能源、新興電力技術的應用場景,實現清潔電力融入全產業發展,建立綠色能源驅動的、有特色的園區和產業。

      加大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發展綠色金融是能源領域實現低碳轉型的重要手段,將有效緩解各國在綠色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對外,要加強與周邊國家綠色金融理念、政策的分享,促進跨國技術援助;推動綠色金融國際標準合作,推進標準“走出去”,打造區域性金融合作國際平臺樣板。對內,要持續優化金融機制和營商環境,鼓勵和支持企業引入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投資等新業務,成立綠色發展基金,設計推行綠色保險產品等。

      (作者單位:南方電網瀾湄國家能源電力合作研究中心)

    2020国自产精品高潮